缁是什么意思
①缁
形声。从糸(mì),甾(zī)声。糸,细丝,可以染上各种颜色。本义:帛黑色。 同本义 [silks black]
缁,帛黑色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缁衣之宜兮。——《诗·郑风·缁衣》
天雨,解素衣,衣缁衣而反。——《韩非子·说林下》
素衣虽成缁,不为京路尘。——陆游《自小云顶上云顶寺》
又如:缁布(黑色的布帛);缁衣(本为古代用黑色的布帛做的朝服,后借以泛称黑色衣服;僧尼所穿青黑色的衣服);缁林(僧人聚集之处。)。
②缁zī名
僧侣 [monks and priests]
游食缁黄,往来寄宿。——《聊斋志异》
又如:缁锡(僧人);缁子(和尚);缁林(僧界,僧众);缁徒(僧侣)
黑色僧服。亦指僧侣或作僧侣 [robes of monks]
自此更姓改名,削发披缁,去了。——《儒林外史》
又如:缁服(僧服);缁衲(僧衣。借指僧侣);缁锡(僧衣锡杖。僧人所用)
缁怎么读 缁字具体怎么读
1、缁怎么读:缁拼音:[zī] 。
2、缁基本释义:黑色: 缁衣。
3、相关组词:缁锡、缁人、髡缁、缁湼、缁撮、纺缁、缁染、缁属、披缁、磷缁 、缁叟、缁尘、缁带、缁褐。
4、笔画顺序:撇折、撇折、提、撇点、撇点、撇点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。
“淄”怎么读
“淄”读作:
zī
。
基本释义
1.〔~河〕水名,在中国山东省。
2.古同“缁”,黑色。
详细释义:
〈名〉
1、中国水名
2、今山东省内的淄河。(源出莱芜县东北,流经临淄市东,过广饶县境,汇合小清河入海)
3、山东省新泰县的羊流河
4、中国古州名
。(隋置,治所在今山东省淄博市)
〈形〉
1、黑色,通“缁”
如:不曰白乎?涅尔不淄。——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
化白于泥淄。——《太玄·更》
在涅贵不淄。——崔瑗《座右铭》
缁字怎么读?
一、缁的拼音: zī
二、组词:缁尘、缁黄、缁布、缁磷、缁门、缁徒、缁帷、披缁、缁林、脱缁。
三、基本字义:
1、黑色。
2、僧衣。
3、僧侣。
4、染黑。
5、黑色的。
扩展资料
一、笔画顺序:撇折、撇折、提、撇点、撇点、撇点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。
二、笔顺图解:
三、词语解释:
1、缁尘 [ zī chén ]
黑色灰尘。常喻世俗污垢。
2、缁黄 [ zī huáng ]
指僧道。僧人缁服,道士黄冠,故称。
3、披缁 [ pī zī ]
出家为僧尼。缁,缁衣,僧尼之服。
4、缁林 [ zī lín ]
犹僧界,僧众。
5、髡缁 [ kūn zī ]
亦作“髠缁”。指僧尼。僧人穿黑衣,故称。
《 关于细520蓝莓爆 的信息 》由《 越西网 》整理呈现,请在转载分享时带上本文链接,谢谢!